赵福全对话余平:产业进程助推后发先至

2017-08-04 10:21:53 来源:厂商供稿 浏览: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v.ifeng.com/include/citeswfobject.js"></script> 正在加载中...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p1.ifengimg.com/a/2016/0805/qiche_lianbo.js"></script><script>play("01fc0522-f4fa-4e7e-ae85-7d687395dede", false, false,480,320);</script>

凤凰汽车讯 从这一季《赵福全研究院》开始,连同下一季,我们将栏目聚焦在汽车行业中的零部件企业,本季我们邀请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山东玲珑轮胎董事长兼总裁王锋、航盛电子股份总裁兼CEO杨洪、盛瑞传动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祥伍、精进电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余平五位零部件大咖,在汽车产业即将面临变革与融合的大背景下,凸显零部件企业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同时,我们呼吁大家支持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希望政府用国家资源支持零部件产业发展,以下是赵福全院长对话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平的访谈实录。

赵福全:凤凰汽车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2017上海车展凤凰汽车“赵福全研究院”高端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精进电动的董事长余平,请余总和网友们打个招呼。

余平: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见面,也感谢赵院长给我这个机会。

赵福全:这次也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做零部件企业家专场。消费者因为买车、用车而更关注整车,却不知道零部件才是汽车的关键,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很多网友对国外整车企业以及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都很了解,但是对零部件企业则不然,甚至可以说很陌生。今天借此机会,请余总和大家介绍一下精进电动的发展背景、企业使命以及经营规模等情况。

余平:精进电动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我们的核心业务是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的驱动部分,也就是电机以及驱动总成的开发、集成、生产与销售。如果把电驱动系统类比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我们就相当于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企业。同时,我们的业务也涉及驱动系统里的电控、电子、动力传动以及储能等核心产品和技术。

目前,我们公司的规模还不大,每年大约10亿左右的产值,但是从市场份额来看还是比较领先的。我们在新能源客车市场的份额全国居首,基本上每四、五辆新能源客车里就有一辆配备的驱动电机或者驱动总成是精进电动的产品。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我们则正在向国内第一的市场地位发起冲击。此外,在国内零部件企业中,我们也是“走出去”做得不错的企业,出口市场份额也是该领域的全国第一,基本上可以说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向北美及其他发达国家市场大批量出口驱动电机及总成的企业,其中电机出口份额更是占到100%。

精进电动从2008年建立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9年的时间,员工规模目前在1200人左右。同时,企业还在继续蓬勃发展,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北京,另外在上海和石家庄,包括在美国的底特律和加州都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最近在南京又成立了新的研发和客户支持分中心。公司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一共有四、五十个网点,此外,我们也在国外建立了客户支持和服务网络。

赵福全:听了余总的介绍之后,大家可以了解到精进电动是一家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的核心零部件企业。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在这个领域已经做得很成功、很有特色了。现在行业里只要一提电动车“三电”核心零部件中的电机,肯定就能想到精进电动。

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精进电动的产品已经不仅仅供应给国内企业,同时也给国外一些著名的整车企业供货。虽然还没有形成非常大的规模,但也已经有上千名的员工和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其实我知道,精进电动是你们几位海归回国创业成立的,在新能源汽车这一全新领域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做到今天这个位置很了不起,也很不容易。你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海归回国创业的心路历程,包括创业过程中的得与失,有哪些经验或者教训可以和大家分享?尤其是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即使本土人才想创业成功都很难,而你在国外呆了这么多年,再回来创业是如何克服“水土不服”的?又是怎样从无到有做到今天的?

余平:感谢赵院长的褒奖,其实精进电动离真正成功还是有差距的,至少离我们所期望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不管怎样,也算是经过了将近10年的奋斗,有了一个不错的起步。而如果从最开始写商业计划算起,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于我们创业型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从海归创业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一方面我们在视野和知识、经验积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对国际化企业的体系、国外的客户群体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带回来应用到创业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是全新的领域,真正的起步和发展是在90年代,当时以通用、丰田这些全球顶级车企为首,开始做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奠定了不错的产业化基础。也就是说,国外的汽车电动化在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而我们那时候恰恰在国外学习、工作,因此在回国之前就对这个领域有了相当多的积累,这一点应该算是我们海归回国创业的一个优势。

另一方面,我和创业团队的平均年龄偏大一些,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工作过一段时间才到国外去读书进修,又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相当长的时间后再回来创业的,我们大部分人在国内都有比较充足的工作经验,而且至少都在国内读完了本科,所以“水土不服”其实对我们不是太大的问题。而因为我们是海归,在过去10年里,国家对海归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很大,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质性的帮助。借助国家鼓励海归创新创业的东风,这也是我们创业比较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我觉得这些优势都是暂时的,或者说都有一个窗口期。目前在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非常多优秀的本土创业者不断出现,海归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了,因此企业真正的、长期的优势,还要靠自己不断地努力来形成和巩固。

赵福全:其实任何一家企业都永远面临着机会,也永远面临着挑战,即使是百年老店,也会面临新的挑战。余总很谦虚,说你们还不算成功。但我认为至少可以说,精进电动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你们的产品和技术,已经得到了行业包括国外企业的认同。

你在国内工作过,然后出国,再回国创业,不仅对东西方文化都有了解,而且在国外的学习工作也使你对于前瞻技术的发展方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所以回国之后抓住了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契机,迅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创业启动和初步发展。

我记得有一次你的重要搭档蔡蔚博士和我说过,创业真的是很不容易,因为要面临资金的压力、团队的稳定性等等诸多困难。在创业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资金、土地、人才、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要和政府的各个部门打交道,例如建厂过程中涉及的土地、环评等等,而这些事情我想绝对不是海归的强项。那么作为海归创业者,你们是怎样应对这些挑战的呢?

余平:作为像我和蔡蔚博士这样的海归,包括我们团队的其他很多成员,创业时年龄都不算小了,也都有一定的经验,而且在国内外的企业、高校都历练过,所以可能没有海归创业的所谓“水土不服”。但是我们的创业历程仍然是非常艰辛的,和其他创业者一样,我们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市场的不确定性。我们努力走在市场的前面,提前半步或者一步,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承担客户及市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风险,也包括政策的起起伏伏。我想,这也是我们公司发展得还不是很快的原因之一。

9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有过比较大的起落。例如2013年我们在出口市场最重要的客户遇到了困难,也直接导致了我们全线停产。我们的产值也曾经从1.2亿一下掉到3、4千万。又如近期国内市场也遇到了由于政策起伏导致市场不稳定的情况,同时竞争日益激烈又造成了局部的产能过剩,这也直接影响团队的信心,带来资金的压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创业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这些困难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历练机会,如果真是一帆风顺走到现在,我想团队的心态就会比较浮躁,我们的发展可能也会由于盲目乐观而过于激进,从而过快地投入很多资源,给自己背上不必要的包袱。一旦遇到市场的跌荡起伏,有可能这些包袱会对我们经营的灵活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恰恰是这些困难帮助我们在市场起伏中不断历练我们的团队。

同时我觉得作为创业者,以及公司的管理者,要时刻洞察机遇,一旦市场有机会就要抓住它,大步快跑地前进。所以正确的战略判断是第一位的,不能跑错方向,不要跌大跟头。特别是当你在本领域跑在别人前面一点点的时候,千万不要出现大的误判。也就是说,现在一边打今天的比赛,同时还要一边想明天的比赛怎样打,要为明天的比赛做一些技战术的准备,这对我们管理者是最大的考验。其实无论是海归创业者,还是国内创业者,大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都需要在各种困难和起伏中不断成长。

赵福全:每一位创业者,都会经历很多艰难,在这个过程中交了很多学费,但同时也历练了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坚强、更成熟,从而有可能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不过,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你过分成熟的时候,就缺乏了创新的精神,甚至对于出现的一些战略机会,也不敢去把握了呢?

余平: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当您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就会给自己背上一些思想包袱。比如会考虑业绩会不会下滑?成长会不会太慢?研发支出和利润报表之间的关系,等等。在这些情形下,我们难免会有一些包袱。

但是作为创业者,还是应该看得更长远、更宏观一点。比如精进电动现在还是一家不大的企业,以现在的规模如果能多赚两、三千万利润,比例是很高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无法改变整个大格局。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两、三千万都投入到自我完善中,就可以在研发、生产、服务以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很多工作。所以,在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自己的企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我们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刚刚过了婴儿阶段,但还处于学龄前儿童的阶段。未来我们还要实现一两个数量级的提升才能真正走到国际舞台的核心位置上,与非常成熟、出色的国际对手展开有效的竞争。

而在当前阶段,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今天企业的局面,更要考虑如何在“保江山”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要真正把握好我们行业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真正需要的核心技术,以及将会由此产生的市场空间。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真正贴近客户,掌握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要舍得进行大量前期的投入,把包括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在内的关键能力都构建起来。

赵福全:讲得非常好。事实上有的时候正因为经历了很多困难,所以人也变得更成熟,更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刚才你谈到眼前多赚点钱,改变不了大格局,但是如果将这部分钱投入到研发上,可能会让企业发生质变,尤其可以为未来5年、甚至10年做好战略储备。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带来一个问题,你刚才说到曾经销售额一下从1.2亿变成三、四千万,这种跌宕起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是因为选择做实体经济的缘故,因为实体经济必须要有固定资产的投入。如果没有研发的投入,就设计不出作品;没有制造的投入,就生产不出产品;最后没有销售的投入,产品就不可能变为商品。而在没有拿出产品之前,恐怕不会有任何一家整车厂愿意和你互动。现在很多人都在讲轻资产,不愿意做实体创业,就是觉得实体经济投入太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实体创业呢?另外,你们在国外的经历肯定也不是只围绕着新能源汽车,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又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做新能源零部件,而不是做新能源整车呢?

余平:创业难,实体创业更难。您说得很对,实体创业需要很多的投入,而且生产制造这些基础性投入产生的负担很重,会给企业背上不小的包袱,当市场突然发生变化时,背着很多固定资产的包袱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像我们在创业历程中就经历过两轮严重的危机。

那为什么我们还下决心做实体创业?因为我们认为汽车行业不管怎么发展,最终还是要归结于一个产品,毕竟产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同时对于汽车来说,消费者坐进去,要能感受到安全可靠,要有驾驶和乘坐的愉悦感,这些都必须通过打造好的产品来实现,而打造好的产品,必然要有所投入。

同时,我们看到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前不久麦肯锡发布了一个关于汽车未来8大趋势的报告,其中提出一个概念,即0.5级供应商。以前一级供应商主要供应电机、电子控制器、制动装置等,现在越来越多的整车厂把精力逐渐转向了客户体验、驾驶感受、智能网联等,而要满足这些方面的新需求,就必须有企业来提供核心零部件,来做核心硬软件的创新,这就给我们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前提是我们要舍得投入,切实把产品做出来,同时不仅仅要把一个个零部件做出来,更要把总成做出来,把系统做出来,从而真正服务于客户的核心需求。这样我们与整车厂的结合度就会比通常的一级供应商更高,我们就可以成为系统的供应商,即所谓的0.5级供应商。以后可能有些零部件厂商,已经不能再称为“零部件企业”,因为它可以造出半台车,甚至有能力造整台车。这样也会使整车厂变得更加灵活,可以更专注于客户体验和销售前端。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了实体创业,尽管实体创业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我们绝不是一个轻人工、轻资产的企业,我们既要聘请很多的人员,投入很多的研发费用,又要冒研发失败和市场波动的风险,还要承担保修服务、产品召回等各方面的责任,尤其是现在整车召回都要求追溯到零部件。但反过来讲,恰恰是这些资产,我们在团队、体系以及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构成了这个领域的门槛。我觉得在创业大潮中,大家更应该选择高门槛行业,如果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即使现在是蓝海,最终也必将变成红海市场。因此我们选择进入高门槛的新能源核心零部件领域,这也是我们团队、包括投资人下决心选择实体、搞创新、做研发的原因之一。为了真正把我们一体化的研发、生产、质量和销售、服务体系搭建起来,是必须要花钱、花精力的,而且需要用优秀的人才。只要方向正确,投入时精打细算,我们精进电动的管理团队及股东团队对此一直都是非常支持也非常果断的。

赵福全:也就是说,你们在创业时并不是简简单单因为新能源汽车很热门,而是进行了综合的战略判断。同时,你既承认实体创业之艰难,需要有大量的投入,但同时也强调实体创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后,就会形成别人很难取代的核心竞争力,并由此构成行业的高门槛。相反,如果就做互联网等轻资产创业,别人往往很容易效仿,而一旦你的核心人员被挖走了,企业也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因此,最终还是选择做实体创业,甘愿为厂房、试验设备以及研发等做大量的投入。

余平:正是如此。像汽车企业,尤其是核心零部件以及其他高科技企业,产品和技术是流水的,但能力和体系是永恒的。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打造一个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和突破新技术的能力和体系,而这个能力和体系需要大量的投入,有非常高的门槛。刚才我也讲到公司过去发展得并不是很快,因为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能力和体系的建设上,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把我们的知识、教训和经验都积累起来,让我们的团队成为一个可以储存知识、并不断自我学习的组织。

赵福全:那么9年前创业时,你们为什么不选择做整车,是因为那时候获得资质比较难吗?假如今天重新再给你一次创业的机会,你还会选择零部件吗?还是会去做整车?

余平:我想我还会选择零部件。

赵福全:为什么?

喜欢我们 请联系我们 >>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