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潍柴高歌猛进的强大“新动能”
潍柴在2017北京客车展和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全系列国六产品,引发行业关注。作为国内最早研发、配套国六发动机的企业,其国六产品谱系的完善,必将推动行业排放升级的步伐。
虽然有业内人士主张推迟国六实施,但潍柴在引领市场趋势和法规升级上,显示出了一份以实力为基础的果断。
事实上,潍柴在产品推陈出新上可谓动作频频:2015年推出业内首款13升发动机WP13,让行业一步跨入500+大马力时代;2016年,发布首款H平台产品,B10寿命180万公里/3万小时,是目前行业柴油机寿命的最高标准;今年年初,锐动力N系列发动机WP3N、V型8缸17升发动机WP17、博杜安V型12缸超大扭矩船用动力12M26,以及仅曝光参数未露真容的H平台15升产品等面世……再加上于2016年启动的“迈向高端”项目,潍柴未来的发展轨迹和市场定位,十分令人期待。
■机制变革孕育“新动能”
产品高端化的背后是机制和人才的强力支撑。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引入创新激励、项目管理、组织变革、虚拟产值等工具,搭建目标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了更加适合创新创造的研发体系。”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在2016年集团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上,将研发机制的改革成果列入了潍柴近10年以来取得的主要科技创新成就之一。
多年的创新与变革,潍柴的研发机制营造出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只要有想法就可以申请项目,失败了不追责,成功了有额外奖励。”潍柴动力发动机技术研究院工程师李丕茂介绍称,从2016年起,公司拿出专项资金设立专家创新孵化项目,他牵头申报的“柴油机分缸控制策略开发”项目,获得了每年90万元的资金支持。
2013年,潍柴发动机技术研究院的组织创新项目正式落地,这是潍柴研发机制改革的征途上需浓墨重彩的一笔。项目以绩效产出为核心,通过搭建任职资格、绩效管理、薪级评定、组织诊断等体系,解决技术人员的薪酬和晋升问题——以能力而非资历评聘岗位,以量化绩效决定薪酬,以绩效产出、组织贡献、专业能力、通用素质等打通晋升渠道。
项目落地以来,几经磨合愈发成熟和焕发活力。张成强,目前系潍柴发动机技术研究院测试技术室负责人。两年前,由于在试验台架自动化智能测控系统方面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他获得了破格晋升认证。认证后张成强薪酬晋升5档,涨幅达24%。
张成强的事例并非个案。在潍柴的研发队伍中,因业绩突出获破格晋升者比比皆是。任人唯贤、唯才而非资历、背景的机制下,潍柴的科研队伍呈现出年轻化和精英化的特点。潍柴发动机技术研究院的电控、NVH等众多团队,85后、90后早已是技术攻关的骨干力量。公平透明开放的机制,也吸引了不少行业高端人才、海归精英投其麾下。据不完全统计,潍柴累计引进中高端人才达300多人。
在潍柴的科技人才队伍中,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9人被评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众创机制下全球资源皆为所用
除了大胆革新内部的研发机制,潍柴还在“引入外援”,建立协同研发、众创空间等机制上颇有作为。
在“打造开放合作创新模式,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思路的指导下,潍柴探索出“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研发模式——以产品为载体,建立开放、共赢的关系,形成具有强连接效应的利益共同体。
截至目前,潍柴已与110家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研发共同体”、“应用共同体”,构建了以动力总成为核心的产业众创生态圈。
在产、学、研联合创新方面,潍柴也如鱼得水,陆续主导成立了“内燃机可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全国内燃机标准化委员会可靠性工作组”、“全国内燃机混合动力系统工作组”等。同时,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与海内外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确保技术平台始终跟踪世界先进水平。
2016年8月,潍柴卡车动力总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获批成为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单位。该空间围绕整车匹配及动力总成集成优化、发动机性能与可靠性的提升、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进行攻关,开发项目、吸引创客,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专业化服务,促进众创空间与潍柴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资源整合的效益最大化。
编辑:庞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