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中的上汽通用,7月靠什么实现了同比增长?
2017年7月,上汽通用共销售新车143,009辆,同比增长9.72%,环比下跌5.90%,排名合资乘用车企第2名,在淡季中实现近10%的销量增幅,远超今年其它月份。
经过了今年二季度的经销商去库存化,不少车企在今年7月的传统淡季中,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增长。
在国内销量TOP3车企里,上汽通用则是今年同比增幅最大的。在竞争激烈的轿车市场,别克品牌在7月实现了多数轿车产品的同比高增长,君威换代后,交出了6,104辆的成绩单,最赚钱的GL8也实现了同比近八成的销量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垄断地位。在新车效应的帮助下,雪佛兰品牌也实现同比22%的增幅,已经基本熬过了最困难的两年。在豪华品牌市场,凯迪拉克在今年没有全新车型推出的情况下,7月实现近50%的同比销量增长,部分车型成为BBA之外的“第四选择”,在豪华品牌第二梯队中,表现愈发抢眼。
笔者认为,作为国内多品牌运营经验最丰富、本土化开发能力最强,也就是体系竞争力最强的合资车企,上汽通用正在为未来三年的潜在竞争做布局:一方面要将三个品牌的产品线做进一步梳理和布局,另一方面则要将在技术应用层面领先的车联网、新能源方面,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国内严苛的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和利润。
别克:将推更多新车布局细分市场
别克7月销量:88,298辆,同比增长0.99%,环比下跌6.05%。
【7月亮点】
1. 全新君威正式上市,新老车型合计售出6,104辆。
2. 英朗(34,367辆)连续两月拿下轿车市场单月销量第一。
3. GL8连续数月销量超过10,000辆/月。
【潜在风险】
1. 市场竞争激烈,两款SUV车型销量同比下滑明显。
2. 能够获得政策积分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依旧非常有限。
今年7月,别克新车销量同比仅增长0.99%,不过去年凯越的销量如今早已归零,实际上别克品牌今年7月新车“增量”依旧可观,而且增量主要来自于君越、君威和GL8这些平均售价更高、更有助于品牌溢价能力的车型。从这个角度看,去年停产凯越的决策,还是非常正确的。
7月21日,全新君威正式上市。这款全新中型车也是别克下半年几款全新车型中的第一款。君威既要和君越在中型车市场形成差异化组合,共同覆盖细分市场消费群体,提振整体销量,同时还要用最新的产品力树立在中型车市场的品牌地位。
上一代君威凭借运动的设计、当时同级扭矩最大的2.0T发动机,一度赢得了相当多的热点关注,车型品牌形象较为清晰明确,这也是全新君威上市后的“优质资产”。新一代君威的产品升级思路也非常清晰,保持优势口碑,补足上代产品不足,从目前的关注度来看,也是国内中型车市场需引起竞争对手关注的全新产品。
在中型车市场,之前换代的全新君越给别克品牌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尤其是高配的2.0T车型占比超过30%,无论在绝对数量还是占车型销售比例相比迈腾和帕萨特都要更高,这无形之中,也为全新君威提供了有力的市场背书。
在家用入门轿车市场,英朗连续两月拿下单月轿车销量冠军,和朗逸之间的年销量差距被缩小至2万辆,有望冲击全年轿车销量第一。对一款月销3万+的主流家用轿车,英朗也将在今年11月推出全新改款(Facelift)车型,除了外观和内饰的优化之外,重点进行两项改变:1. 动力总成更新;2. 增加旅行版产品。借助英朗成熟的车型品牌口碑,进一步深耕家用轿车市场,英朗旅行版的推出,也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笔者认为,11月英朗的改款,动力总成增加1.0T和1.3T两款发动机,是顺应小排量增压化趋势之举。而增加旅行版车型,则是顺应了国内大两厢轿车销量增长的“大趋势”。英朗改款并推出新车型后,销量仍有小幅提升的潜力。
相比之下,威朗两厢版这类产品,似乎已不再是国内新生代用户购买的主流产品,从数据中可以看到的趋势是,上一代英朗XT和英朗GT的销量大约为二八开,而今年威朗两厢版所占比例仅为8.69%。传统的两厢车型,除了福克斯、高尔夫这类经典产品外,其余车型已经越来越难以在这个市场上生存。
SUV是今年车市几乎唯一的增长拉动力,但这并没有体现在别克品牌上。昂科威的竞品越来越多,实力也越来越强,当年掀起主流SUV升级潮的昂科威,如今却面临着一众对手纷纷升级换代,自身函待升级的阶段。别克新一代的SUV产品需要尽早进入市场,现有的昂科拉、昂科威接下去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比SUV产品销量的下滑,GL8今年的销量依旧非常稳健,不同的是去年GL8稳定在月销6,000+辆,今年则稳定在11,000+辆。除了自身产品线布局的完善之外,消费升级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大空间MPV的认可度在一二线城市正在提高,此时,缺少强力竞品的GL8无疑成为了最佳选择。
雪佛兰:迈锐宝销量差点儿超过科沃兹?
雪佛兰7月销量:42,705辆,同比增长22.37%,环比下跌3.94%。
【7月亮点】
1. 迈锐宝(10,324辆)同比销量增长超70%,差点儿超过入门轿车科沃兹。
【潜在风险】
1. 科鲁兹销量同比下跌超50%。
2. 探界者(5,103辆)何时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你没看错,只差1,057辆,迈锐宝的月销量就超过科沃兹,成为雪佛兰品牌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对雪佛兰而言,这也是产品线调整和品牌找定位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过渡阶段。
在别克销量增长并不断巩固市场份额的时候,雪佛兰每月的车型销量表,却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了”,原因呢?
其实,仔细观察雪佛兰的销量,不难发现其销量较好的车型,恰恰处于别克品牌没有覆盖到的细分市场。在全新君威没有上市之前,迈锐宝和迈锐宝XL承担了一部分销量任务;探界者的主销车型恰恰处于终端售价15-20万元区间里;科沃兹则是上汽通用目前唯一的入门家用轿车,赛欧更是仅有的一款廉价三厢小型车。
你会发现,在砍掉经典科鲁兹后,月销5,000辆的水平和几年前的科鲁兹已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问题出在哪里?看看别克英朗和威朗这几年的销量变化,就会发现在相近价格段的细分市场上,别克和雪佛兰没有办法同时卖好一款车。
雪佛兰的产品线差异化,才是未来品牌实现与别克差异化的关键。现款在售许多车型的尺寸和配置,确实过多照顾了别克同类产品,这是早先产品规划的问题,但却是现在雪佛兰品牌营销人必须熬过去的难关。从去年雪佛兰全新产品规划和概念车的情况看,未来三五年内,雪佛兰的产品线会变得与别克更加互补和差异化一些。最难熬的日子在逐渐过去,就等新车不断出现,替代掉那些略显尴尬的产品。
迈锐宝差点儿成为雪佛兰最热销的车型,看似并不合理,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无论是换装1.5T发动机的新款迈锐宝,还是在20万以内少有的大尺寸溜背造型的迈锐宝XL,事实上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产品亮点。不过,当全新君威用迈锐宝XL一样的价格上市后,迈锐宝XL下一步怎么玩?值得关注。
探界者继续保持着5,000辆/月的销量水准,需要说明的是,7月探界者的产量仍然低于销量,这也非常有趣!探界者的出现,确实吸引了一波原本购车预算在15万元左右,但又有一定预算弹性,可以攀升接近20万元的潜在用户。目前在这个细分市场上,可以和探界者拼“性价比”的竞品并不多。而产量低于销量的情况,这几年在上汽通用并不常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值得竞争对手关注。
不过,在迈锐宝和探界者热销的情况下,雪佛兰在2017年的新车平均价格有了显著提升,这意味着在销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营业额和利润水平都有更好的增长。对拥有三个品牌的上汽通用而言,雪佛兰的这些变化,也值得欣慰。
凯迪拉克:CT6顺利跻身1,000辆俱乐部?
凯迪拉克7月销量:12,006辆,同比增长49.85%,环比下跌11.27%。
【7月亮点】
1. 轿车产品销量同比保持高增长。
2. CT6单月销量再次超过1,000辆。
【潜在风险】
1. XT5增速放缓,更多竞品即将接踵而至。
2. 2017年缺少全新车型,销量持续增长难度加大。
ATS-L同比增长69.90%,XTS同比增长98.43%,CT6也有连续过千辆的销量表现。从数字上看,凯迪拉克的轿车产品接受度越来越高。有些人说这是以价换量的结果,但首先国内市场的二线豪华品牌面临的终端让利压力都很大,其次在大家同样有优惠之时,凯迪拉克仍然能旗帜鲜明地打出自己的品牌形象标签,这也上是其能够领跑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重要因素。
实现这一切的背后,实际上是通用汽车和凯迪拉克品牌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的结果,相比其它豪华品牌,凯迪拉克品牌全球一半的销量在中国市场,这个比重在豪华品牌中基本找不到第二个。
在这样的背景下,《童济仁汽车评论》认为,凯迪拉克未来几年所有的重要全新车型(凯雷德除外),都会在中国首发并率先实现国产,以及中国市场的抢先上市。
对国内消费者的感受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全球新车最先进入中国市场,也有助于凯迪拉克利用好其它竞品的全球市场“时间差”,缩小和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作为中型SUV的XT5,销量增速已经渐趋放缓。相比之下,即便是产品临近换代的沃尔沃XC60,7月销量仍有33,00辆。凯迪拉克XT5并没有因为“新车效应”就在市场上拿下足够的份额。
事实上,目前XT5面临的宽松市场环境也不会太长久了。全新换代的XC60预计将于年底上市,明年换代的奥迪Q5、全新加长并国产的宝马X3都将到来,奔驰GLC同样可能推出改款车型。诸强先后布局国产化之后,凯迪拉克XT5也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对于国内TOP3车企而言,其各自产品力都在伯仲之间。那么比的是什么?前瞻的产品定位、完善的产品布局、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亮点。
上汽通用的本土化研发能力、营销能力、新能源和车联网技术应用在国内合资车企中都是翘楚,而相对的短板就是产品线的布局,这也和全球市场的产品规划、研发节奏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有关,既有历史问题,也有新出现的情况。一些弱势车型的存在和关键热门产品的缺失,是上汽通用目前销量进一步增长短期内受限的最本质原因。
其实,在中国市场,所有合资车企未来五年最大的竞争对手,也许不再是厮杀了几十年的这些合资品牌自身,两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新能源积分政策可能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二是随着产品同质化的加剧,拥有更强成本优势的本土品牌逐渐向上,这才是上汽通用未来销量和市场份额增长的两个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