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解放锡柴国产轻卡入世界级
2017-09-04 18:00:48 来源:厂商供稿 浏览:次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迎来又一里程碑式时刻。近期,“一汽解放锡柴轻卡长换油技术突破4万公里”的消息迅速传遍北国南疆。这是国内轻卡首次达到这一技术水准,这是一汽解放锡柴继自主研发DPF尾气处理装置后的又一次闪亮登场,这是继三年前在重型车行业推出10万公里奥威长换油产品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这一技术的突破,除了有望为我国上千万辆轻卡省下上百亿的运营维护费用,更是可以为我国环保减负,年可减排2亿升的废旧机油,直接让我国轻卡技术水平挺进世界“第一阵营”。国产轻卡长换油技术亟待提升 据了解,轻卡业是我国汽车销售中仅次于轿车的类别,也是卡车产品中产销量和保有量最大的子类别,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可用于物流运输或乡镇农村的交通工具,还可用于轻型工程作业。但长期以来,“缺重少轻”一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写照。从 1958年3月10日,随着当时南京汽车制配厂“跃进”轻卡驶出厂房,我国才刚刚诞生轻卡行业。几代汽车人用了60年的不懈努力,才让我国成为轻型卡车制造大国。目前,我国轻卡已达到160万辆的年产量,占世界轻卡总产量的55%以上。国家轻卡总保有量达到1400万辆的规模。而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调查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卡车销售188.06万辆,轻卡85.26万辆。占卡车总销售的45%。 然而,一项关键性指标一直在困扰着中国的卡车司机们:车辆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时刻考验着发动机的耐久性,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C至600°C。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润滑油和优秀的发动机设计相结合,抵消巨大的摩擦力并带走源源不断的热量,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让机车不知疲倦地驼着货物日行千里。作为常规保养中最大的经济支出之一,我国早年无论重卡、中卡、轻卡传统换油周期都为1-2万公里,换机油的工时往往需要半天或一天以上。长换油的概念,对于中国整个发动机制造行业长期都是空白。这不仅降低车辆的运营效率,更影响着用户的运营成本。 |
责任编辑:中奥车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