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崛起之路

2017-09-28 16:53:25 来源:厂商供稿 浏览:

过去十年可以说是中国新车市场的黄金十年。2009年起,中国的新车销量超越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突破1.7亿。于此同时,汽车行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简单的规模扩张与传统的利润增长早已无法满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过去几年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以谷歌为代表的高科技无人驾驶技术,以优步、滴滴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都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冲击并重构整条汽车产业链。他们的出现既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又对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提出了挑战。要想在这一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激流勇进,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们应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西方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在汽车销售市场爆发性增长的时代终结后,汽车后市场将会逐渐成为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内,汽车金融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灵活多变的金融产品与汽车销售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会继续拉动传统汽车销售市场的增长,刺激消费者贷款买车;从另一方面来看,汽车金融也可以让制造商重新正视以前没有覆盖到的领域和业务,并重新塑造该品牌的消费者体验及服务。以下两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汽车金融崛起的现状。

案例一:

大学刚毕业的小明一直以来都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丰田轿车,父母告诉他要等他自己工作攒够了钱再买,然而以小明现有的工资可能要存三年才能买得起一辆丰田卡罗拉。正当他为此愁眉苦脑时,一个在汽车行业工作的朋友告诉他现在许多厂商都推出了贷款购车的金融服务。小明在咨询了附近的4s店后发现,原本一辆15万才能买到的丰田轿车,可以在购车时仅支付20%的首付,随后五年内每个月还款3000元就能买到。小明在与父母商量后按照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的贷款方案成功买下了自己心仪已久的车。这样的购车方式使得小明可以提前享受汽车便捷的同时也不至于陷入经济拮据,既保障了资金流动性,又相当于提前三年买下汽车,可谓一举两得。

案例二:

小方在一家大众4s店做销售工作已有8年了。近两年,他发现要完成自己的销售额和利润指标越来越困难。主要原因是销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前几年可以独占鳌头的SUV等车型现如今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对手冲击,于是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降低价格来影响消费者决策。小方将目前的市场困境反映给了大众生产商,对方在请教了欧洲的同事后,向他传授了德国经销商的经验:德国的新车销售市场早已成熟,于是4s店为了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大量地开始与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展开合作,以低首付,低利率的贷款方案吸引到了更多的消费者来买车、换车。与此同时,这些金融服务也使得4s店与顾客建立了长期的联系与信任,从长远来看保证了销售额和利润。

发生在小明和小方身上的故事反映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方向变化,小明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消费者心态的改变,原先崇尚节俭的中国家庭对负债十分反感,然而随着汽车制造商推动汽车金融来保持其在市场中的销售额和利润时,中国家庭也正快速地接纳通过贷款来购买车辆的想法。以小方为代表的汽车经销商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为寻求新的增长机会,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汽车金融这一藏有巨大利润空间的市场。

汽车金融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60%的利润来源于以新车销售和整车组装为主的中游业务,来自金融保险的利润所占比重仅为7%。于此截然相反地,诸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成熟市场超过60%的利润来源于下游业务,仅仅汽车金融一项所占利润比重就为28%。由此可见,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渐成熟,以汽车金融为代表的下游业务将会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后市场,汽车金融

汽车金融对于利润的贡献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基本模式和增值模式。基本盈利模式来源于完整的服务链条,通常是大家所熟知的销售利润,贷款利差,售后维护,及代理车险利润等。增值盈利模式则更加多样化,例如融资租赁公司通过保留所有权、出租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润,汽车金融公司通过投资债券、期货、抵押贷款等理财产品所增加的收益,金融服务与汽车品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后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所带来的利润等。汽车金融市场的创新模式为整车制造商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注意到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信贷规模为177亿;到2014年,就达到了660亿的规模,年均增速30%。中国的消费者正逐渐意识到汽车金融能使其在购车的同时享有更好的资金流动性。2013年,仅18%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借助了汽车金融,到了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了30%,我们预计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将在2020年超过50%。但与美国80%和英国70%的汽车金融渗透率比起来,中国汽车金融市场依旧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后市场,汽车金融

目前在中国汽车金融领域,主要的参与机构包括银行(消费信贷和信用卡)、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金融和P2P机构。就目前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份额来看,银行贷款占比超过50%,银行在汽车金融领域具备网点广泛、资金成本低的先天优势,但劣势在于对消费者而言,流程相对复杂,汽车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汽车金融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在25%到30%之间,相对而言,它们提供的产品首付比例低,服务更为专业,缺点则是资金成本相对银行较高;剩下的20%-25%的市场份额则被融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所占据,他们的特色优势是申请门槛低,并且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线,当然随之而来的是资金成本高,运营风险高的劣势。

后市场,汽车金融

在具体的金融产品上,区分不同产品的定义主要集中于首付范围、贷款期限、还款方式。一个标准的汽车金融产品通常包括支付超过车价20%的首付,贷款的期限范围通常在12到60个月之间,消费者在贷款期限内支付等额月供。在此标准产品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许多其他选择:例如在每月等额还款的基础上选择支付弹性尾款,适用于有不定期大额收入的客户;还有首付50%,贷款期限12个月,在最后一个月支付50%的尾款,适用于短期内资金不足的客户。而由汽车制造商合资建立的金融公司还推出了更多绑定贷款的附加值服务:例如丰田金融的贷款车辆可享受8次保养;广汽汇理的客户在贷款期限内能享有24小时全国免费道路救援服务。这些金融产品使得消费者在购车的同时能享有更好的资金流动性;而各种形形色色的增值服务及弹性衍生业务,除了是汽车厂家及汽车金融公司区隔化竞争的角力场之外,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消费者本身。

“互联网+汽车金融+大数据”

而汽车金融的全盛时代还未到来,就已经受到了“互联网+”概念的冲击。2015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与上汽集团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打造一个开放的汽车生态圈,作为国企的上汽集团显然希望借此完成从整车制造商到服务商的转型,然而阿里巴巴的野心远不止于此。2016年4月,阿里在北京举行的“大数据下的汽车金融消费升级”会议上发布了阿里汽车“车秒贷”。

“车秒贷”作为互联网+汽车金融+大数据的最新结合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介化。他让消费者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更简化的流程获得车贷。简单来说,阿里将根据大数据与网络平台的信息活动建模构建个人芝麻信用,以此决定贷款额度。而根据汽车市场价的不同,消费者可以在享受一年0利率优惠的同时获得最高相当于车价40%的贷款。与传统金融相比,“车秒贷”最大的优势在于流程简化,消费者在app上选中车型后,只需要手机和身份证,提交申请后一小时内就会收到相应的贷款核销码,随后就能拿着短信凭证去4s店直接购车。而传统汽车金融从征信到发放贷款最起码需要三天时间,并且是在消费者准备齐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银行流水、收入证明等等的材料基础之上。从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来说,两者孰优孰劣已经一目了然。

后市场,汽车金融

“互联网+汽车金融+大数据”的概念结合了当下最火热的三个名词,阿里巴巴也并非这条道路上的独行者,2016年8月,腾讯、京东、百度注资35亿打造“易鑫车贷”,立志与“车秒贷”相抗衡,提供全面的线上汽车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款最新的车贷APP预计会在10月上线。届时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汽车金融服务商又将掀起一番颠覆性的浪潮。除了车贷,更别说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其他汽车金融服务,如二手车估价的车易拍及优信拍,二手车交易的瓜子,汽车延保服务的车娃娃,在在都说明了“互联网+汽车金融+大数据”的独特魅力。

L.E.K.艾意凯咨询公司认为,汽车金融不止是汽车行业的新利润增长点,也是汽车厂家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销售市场增速逐渐趋于平缓后,制造商和经销商必须着力于像汽车金融这样的新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互联网大数据随时都可能对汽车金融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通信”的概念催生出了微信,颠覆了传统的移动联通短信业务;“互联网+零售”造就了淘宝、京东两大商业帝国,使得线下的门店零售商面临巨大挑战;“互联网+汽车金融”,甚至下一步的“互联网+汽车”又将如何发展?传统汽车制造商除了警惕这一趋势外,更重要的是跟上互联网发展的大潮流,抓住机遇,掌握更好服务消费者的机会,提供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产品及服务,将其容纳进自己的业务板图中,这样才能始终立于时代之尖,确保更有效的持续增长。

喜欢我们 请联系我们 >>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中奥车网
热门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