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或退出历史舞台 稀薄燃烧能否成为续命灵丹?
说起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四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电气化),随着四化的持续推进以及全球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能源汽油车似乎已经不可避免的面临边缘化。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传统能源车会甘于退出历史舞台?当然不会,为了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稀薄燃烧、燃油改质、改变压缩比成为了汽油机的三大救命稻草。
稀薄燃烧发动机是什么?
稀薄燃烧发动机就是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汽油与空气之比可达1:25以上的发动机。
稀薄燃烧的最大特点就是燃效高,经济、环保,同时可有效提升动力输出。由于混合气点火比理论空燃比条件下困难,因此更高的压缩比设计可以对热效率有很好的提升,保证汽油最高效率的燃烧效能和转化。
要实现稀薄燃烧有几个条件:提高压缩比至13:1左右,混合气由内而外逐渐稀薄,采用分层燃烧,混合比达到25:1以上,采用高能点火和多火花塞实现点火。
稀薄燃烧产生的背景
上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人们开始考虑新的解决方案,从而对稀薄燃烧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就稀薄燃烧的原理来说,其既能实现对燃料的充分利用,又可使发动机工作中的换气损失尽可能下降,同时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谓一举三得。
稀薄燃烧的发展进程
稀薄燃烧技术由日系车厂丰田与本田最早提出,这是一种由带有副燃烧室的发动机,通过利用稀薄混合气驱动发动机做功,再用氧化催化器净化排出的尾气。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从副燃烧室到主燃烧室的过程中热量损失过大,因此其燃油经济性并未获得有效提升。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种具有开口式燃烧室的稀薄燃烧发动机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取代了副燃烧室设计。这种设计不仅热量损耗小很多,而且发动机效率也得到空前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燃料喷射更加精细化,对空燃比和压缩比的精密控制已成可能。在这一时期,丰田稀薄燃烧系统成了其中的典型代表,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在各种情况下对喷油时间、喷油量及点火时间等参数进行精确调节,从而使发动机始终保持理想工作状态。
从技术角度来看,稀薄燃烧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
1.超高的空燃比对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做到极大的提升。
2结构精简,控制愈发重要。现在的稀薄燃烧发动机,与早期相比自身构造都进行了相当程度上的简化,并显得更加稳定。利用多气门及精确喷射控制,复杂的硬件结构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对软件性能的优化。
现在的稀薄燃烧技术根据喷油方式主要可分为气道喷射和缸内直喷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又都给予分层燃烧而来,就目前来说,缸内直喷的主流地位已经变得越发不可撼动。
稀薄燃烧技术的未来-均质压燃HCCI
该技术最初提出是在90年代,但当时技术并不完备,因此更多停留在理论阶段,知道马自达的创驰蓝天—X技术应运而出。
相比于分层稀薄燃烧的扩散引燃燃烧方式,HCCI技术的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由于压燃的特殊属性,HCCI可使所有燃料几乎在同一时刻被压燃,从而消除了动力损失使得发动机整体燃效得以进一步提升。
其次,由于压燃点火不再需要火花塞,故其融合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有点。
另外,HCCI直接通过调节喷油量来调节扭矩,省去了节气门,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热效率。
当然,作为一项新兴技术,HCCI所遭遇的技术瓶颈同样不比优点少。
其一,由于吸入的混合气只有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实现压燃,因此其很难与涡轮增压技术相搭配;其二,HCCI在燃烧中仍会有爆燃可能性存在;第三,压燃对燃烧温度必须加以控制,这导致HCCI适用的发动机转速区间较为狭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的操控性能。
作为传统燃油机续命的有效武器 ,稀薄燃烧究竞还能在未来发挥多大的作用,它又能否抵御住新能源车的持续冲击,这点我们有理由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