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记行走在冰雪喀纳斯的“速霸路”们
先坐四个小时飞机从北京至乌鲁木齐,再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等上三个来小时转机去阿勒泰,到了阿勒泰再坐两个小时的大巴到布尔津县。看完这段话,你有没有感觉好像当年电影《非诚勿扰》中那个苗族姑娘的回家之路——“先坐飞机到昆明,再坐一天的长途车到蒙自,再坐汽车到屏边,再坐一天的拖拉机,一天的牛车就到我们家了。” 而到了布尔津下榻的酒店,才算是正式开始此次斯巴鲁冰雪之旅的行程,后面嘛,大概往返有将近500公里,总共算下来,几乎正好八千里。
记得零几年刚买斯巴鲁那会儿,经销商特别喜欢在冬天搞活动,在结冰的地面上和两驱车做个拔河啊,爬个小冰坡啊什么的,简单、却着实有效,特别是在那个汽车知识并未大面积在消费者层面普及的时代,让不少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四驱车在湿滑路面所体现出来的优势。从早年的二龙湖,到近两年的牙克石,跟着斯巴鲁的脚步没少参加冬季冰雪体验活动,而此番不辞周折辗转跑到喀纳斯,难免心生疑惑,毕竟,尽管航旅纵横上显示已解锁了将近八十个城市,但入疆却是第一次,更是第一次来到喀纳斯,跑这么远来举办这次试驾活动,真的值得么?
每年到了夏秋时节,据说喀纳斯就将“人满为患”,而从路边被白雪覆盖的一排排旅游大巴上可以看出端倪。此次行程,我们从布尔津出发时,天空就是飘着小雪,陪伴着我们抵达此次活动主办方专门安排的测试场地。这里看着像一座大坑,属于新疆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属于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车行至场地的入口处,你会发现这里既像一座大坑,又像是一处已经干涸的巨大河床,这种地貌的地标成黄土状,本身的附着力并不差。然而,在被这场不期而遇的大学覆盖后,白雪混合着黄土,表面不但变得更加松软而且湿滑。在满是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构成的场地内,有一条人为规划出的线路——包含了交叉轴、大角度的陡坡,以及侧坡。
忘了在一上来介绍,此次我们一行驾驶的车辆主要就是森林人智擎版和XV智擎版两款。尽管官方一直回避混合动力这个概念,但不可否认它们确实是采用了一套弱混技术的Hybrid车型(斯巴鲁将其称之为Intelligent Boxer)。
记得在一年前的第五代森林人日本试驾会上,其开发的总负责人(PGM)布目智一氏就曾这样描述这款动力总成的特点,首先它并没有非常突出的节油效果,但在诸如起步、爬坡之类的使用场景下,电机所带来的额外动力是非常顺畅而突出的。
▼在这样的湿滑坡道面前,这两款车都展现了足够的动力储备,同时电子系统对于打滑车轮施加的制动力非常明显,整个上坡过程表现的比较轻松。
大概十数台车反复在场地内碾压过几遍之后,有些区域已经形成了交叉轴与坡道叠加的状态,加上刚才所说的泥土与雪交融在一起的泥泞,上坡开始逐渐变得困难了……
而此时,不知道你会不会和我一样第一反应就是打开X-Mode越野辅助系统,我们曾在很多篇文章中介绍过 ,这时候它最主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通过刹车系统来模拟差速锁的工作原理,对打滑的车轮进行间歇性的制动,来防止动力通过差速器从打滑车轮大量流失掉,非常多次的测试都证明这一通过电子系统配合刹车系统实现的脱困能力很是行之有效。
▼在低速通过交叉轴时,制动盘快速而有效的抑制了未着地车轮的空转。
而在这一代森林人和XV车型的X-Mode旋钮上首次出现的D.Snow/Mud(深雪/泥地)模式,从名字上似乎就非常适合现在的驾驶环境。而与老款车型最大的变化是,你不需要再手动关闭VDC电子稳定系统,这一关闭动作被整合到了X-Mode的D.Snow/Mud(深雪/泥地)模式当中。之所以要关掉我再一次简单为部分同学科普下:车辆在这种低附着力的地方起步,由于车轮打滑,电子稳定系统会通过车轮转速异常来判断车辆已处于失控状态,然后VDC便会通过限制发动机转速和制动等一系列动作来抑制这种打滑,而它也会让你的车深陷其中无法动弹。
是的,就像是很多说明书般的媒体试驾稿件中介绍的一样,X-Mode越野辅助系统还带有上坡辅助和下坡缓降功能。打开后,它便开始爬行前进,这种状态很像很多越野车的低速四驱状态,它会自动维持在20km/h以下。下坡辅助完全不用管,而上坡辅助则是在你踩到一个合适速度时(前提是40km/h以下),松开油门后它就会以这样的速度自动进行上坡。在整个过程中一旦速度合适,你只需要把握住方向盘就可以了。可以看出,斯巴鲁的工程师们在开发X-Mode越野辅助系统的时候,一个最主要的诉求就是简单,傻瓜。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虽然专业相机无可替代,但我日常生活里 大约90%的照片和视频确实仅仅依靠手里一部 华为P30 Pro就可以完成,并且拍出来效果也很好。
▼新一代X-MODE相比之前的按键式,整合了关闭VDC等功能进去,更加方便,也更加“傻瓜”。
说回动力单元,这套动力系统表现的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在找到一个合适的爬坡速度前,电动机基于的动力补偿让你感觉很有信心,但动力的输出过程却非常自然。很显然,这得益于电动机扭矩输出区间大的优势,毕竟,在很多前方道路不明的路况下,一个正常的驾驶者不会选择贸然冲坡。
从布尔津的这块雅丹地貌越野场地驶出,车身上裹着泥土与积雪混合的黄色粉末,一路奔向让我日思夜想却从未谋面的喀纳斯。因为这场大雪,原本早已银装素裹等待我们的喀纳斯,可真心称得上白雪皑皑。一路上,教练反复强调的“地穿甲”少有出现,原因很简单,他们被一层层的新雪覆盖了起来。森林人的轮胎压在上面,时而咯吱吱的作响,当你油门大一些,也会偶尔小小的侧滑一下,但很快,车子就会被电子稳定系统和四驱系统迅速的夺回控制权。这让我想起当初,无论是开二代半(SG)的森林人还是十代翼豹WRX STI的时候,总盼着北京下雪,地面还没来得及被融雪剂“侵蚀”,踩下刹车你就会发现ABS不停的工作着,而那时的我就是作为一个斯巴鲁车主,最有优越感的时刻……
身在北方,偶尔气温骤降时,会在郊外见到树挂,而眼前的此情此景,才让我真正了解和见识了,什么才是传说中的“雪挂”。这里的雪不但大,而且雪粘。从风挡望向前方,我顿时有些恍惚——这里是瑞典的Varmland?还是挪威的森林?如果你要问我为何如此比喻?不是我不懂喀纳斯的壮美,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相识。跟随着眼前的车辙,看着满是雪挂的松树林和开阔的被白雪覆盖的严严实实的湖面交错着向身后退去,此情此景,让我仿佛置身于《DiRT尘埃》的游戏之中,亦真亦幻。
尽管这里的雪景美不胜收,但除了照片和短视频我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共享的东西了。当然,也不能自己在这雪舞的季节,独自把酒当歌、举杯望月的吃独食,实在太不仗义。所以,在之后我们还将推一篇干货内容,就这次试驾过程中许多人对 斯巴鲁目前所采用的这套主流四驱系统提出的疑问,和大家 多分享一些产品和技术的知识,敬请期待。
论能力、论可靠,别再委屈你的森林人或 XV天天陪着你在上下班的路上堵车了,年末了,快带它们去“撒撒野”吧!